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更大作用。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迫切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
《情报资料工作》2021年第3期重磅推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三篇文章以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与路径、评价的职责边界为主题开展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厘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相关的关键概念与推进难点,丰富学术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学术氛围。
学术“全评价”体系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叶继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引用本文:
叶继元.学术“全评价”体系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J].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15-22.
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阐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文章较多,而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文章相对较少。在后者仅有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强调评价政治导向、远大目标、具体举措和又红又专评价人才的重要性[1];有的指出目前在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和评价实施上的困境,提出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和安心学术的学术环境、创制质量的指标体系等建议[2];有的则基于对评价论文数据的分析,从研究关注度、学科分布、研究团队、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指出核心概念建构、学科体系建设、理论话语影响力与推广度三个方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的现实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3]。2020年11月,教育部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加强调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作用”[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就《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答记者问时表示:“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5],并指出,本轮评估改革将更加强调政治方向、更加彰显中国特色、更加体现学科特点、更加突出服务社会、更加强调同行评价。
以上这些研究和正在进行的评价实践反映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努力已经开始,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研究中一般性论述较多,研究深度亟待加强,正在进行的新的学科评价体系的实践还有待检验。尚未发现采用具体研究方法、路径来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论文。鉴于此,本文回顾了笔者与课题组在11年前构建“全评价”体系的过程与成果,从研究方法和路径入手,探讨“全评价”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提供的有价值的参考。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命题,并指出其“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 [6],201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出现“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的表述[7]。在上述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中,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特点均有详细的阐述,其思路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6];其特点则为:“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6]。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指要立足于中国当代哲学社科发展的实际,坚持继承性、民族性、本土性,同时应向世界更加开放,将国际哲学社科研究的文明成果不断地吸收过来,为我所用,研究出原创性成果,并将其及时国际化。
特色化与国际化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特色化因国际化而突显,国际化是特色化的背景和平台。厘清“中国特色”的概念,关键是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所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挖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批判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大量的评价实践中概括出评价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中国的评价实践,形成新的评价体系,并为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共同学术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其意义主要在于,学术评价体系要满足体现学术研究求真、创新本质的需要,提高学术研究质量的需要,促进知识增量的需要,激励、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的需要以及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的需要,同时促进科研诚信度的提高和学风的好转。
学术“全评价”体系(或“全评价”理论,或分析框架,简称“全评价”,AFES:Academic Full Evaluation System)由笔者与课题组于2010年提出。该体系分析了国内当时存在的各种评价问题的原因[8],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全角度、全要素、全过程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框架。尽管“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提出早了6年,但仔细分析对照可发现二者有一定关联,“全评价”体系在几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的元素。
一是导向性。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的显著标志。“全评价”体系以认识论、价值论、知识论、系统论等为基础理论,尤其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为指导,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在评价上的作用。笔者曾写道:“马克思价值理论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作用。……实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原理奠定了评价价值论的基础。”[8]在“全评价”体系的三维评价中,权重最大的“效用评价”被定义为“实践、时间、历史对评价客体实际作用、价值的验证或最终评价”[8]。它既强调用短期、有限的实践和事实来评价,更注重长期、更多实践和事实的评价。它既依赖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但又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一种“进行时”加上“未完成时”的评价。这些论述体现出评价的导向性。
二是方向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是“中国特色”的又一标志。“全评价”体系明确表示:“评价体系的基础是评价实践,评价实践是根本,评价体系是评价实践的概括和总结。”[8]因此,构建了评价体系就丰富了评价理论,评价理论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指导评价实践;两者不断良性互动,使得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全评价”体系还表达出“只要我国的学术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大方向正确,路径对头”,那么,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达到“营造宽松学术环境,激励创新能力,繁荣学术的理想‘彼岸’”的评价目标,也能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8]。这对评价方向性的表述十分明显。
三是继承性、民族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中国特色”最鲜明的体现。“全评价”体系既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理念、概念和规则,也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其目的是解决中国当下存在的评价问题。诸如对美国学者博耶有关学术评价理念的吸收,对加菲尔德引文定律的引用,对国外知名评价问题的评述;对国内评价存在的评价理论薄弱、主体不明、目的不确、标准及指标模糊、方法和手段单一、制度不全、结果公信度不高等问题的概括[8],对国内评价案例分析,等等,都体现出继承性、民族性特点。
四是自主性、原创性。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在构建“全评价”体系中,十分注重各种层次、大小的创新。例如,“引文数据既包含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又具有量化的因素”“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等观点的提出,对“六大评价要素” 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概括与界定,对评价规律的“八条推论”的提出,乃至于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命名,都不同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均表明“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中国学者的自主性与原始性。
五是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理性。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被看作成是一门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涉及教育学、科学学、管理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全评价”体系强调运用科学理论,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厘清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好的政治讲究科学决策,注重实事求是和为人民谋幸福;好的学术也注重实事求是,探求事物真相与规律,造福中国与人类。好的研究要立足中国学术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将科学理论、立场、方法自然融入研究过程之中。遵守学术的基本规范,即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也是学术上的一种“政治”,因为“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6]。“全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同时注重各概念、要素之间的逻辑性,力求文字严谨性和大众化,这均是“中国特色”的体现。
2.学术“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成果回顾
2.1 研究方法
凡是真正的科学研究,都需要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曾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立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实际,为“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1 概念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亦称术语分析法,是指确定术语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方法。“全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都进行过严格定义和说明。如,哲学社会科学亦称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6]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本土性,其研究主体与客体交融性、意识形态性、研究数据具有近似性、模糊性,许多“定律”仅是经验性定律等特点都是自然科学没有或不显著的。又如,“评价”是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的价值判断。事实认定是价值判断即评价的基础。价值判断要公正、合理,其前提是事实认定。再如,“体系”(英文system,既是体系也是系统)是指各要素、结构、功能、规模、关系的互动有机体。每一个要素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闭环,同时该体系与外界发生作用,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系统由评价目的、方法、标准、指标、主体、客体、规则、结果等各大要素组成,每个要素又由子要素组成,在一定条件或目的下,各要素发挥不同的功能。
2.1.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亦称典型分析法,是指对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该类事物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具有鲜明、形象、具体和富有说服力等特点。在构建“全评价”体系过程中,笔者曾对苏联时期发生的“李森科事件”,西方学术界的“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 、“以刊评文 ”、获“终身教授 ”后难以评价等事例进行评述;对国内陈寅恪被破格入选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马寅初人口论正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总结这些案例的经验和教训,显然有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
2.1.3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指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进而判断其优劣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实质上是对事物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剖析、对比,找出差距,做出评价。笔者曾对史学期刊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与文献计量(引文)定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来说明两种评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这对推导出“全评价”体系中的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可对有相同属性的各种评价事件,如高等教育研究质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2.1.4 抽象思维法
抽象思维法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透过现象抽取研究对象本质的理性思维法,即在国内外众多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判断、原理和推理的过程。“全评价”体系的“六位一体”“三大维度”等标志性概念即是采用了抽象思维法。
2.1.5 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指从信息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物质、能源的角度研究问题,包括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信息系统综合方法和信息系统进化方法,三者“分合有机互动”。此法由我国学者钟义信先生首先提出,根据他的“全信息、全知识理论”,信息有三个维度,即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分别对应信息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学术评价的客体即评价对象,如学术成果、学术机构或学者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体”,也可以从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体系的通用框架[8]。
2.2 研究路径
从字面含义看,路径是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或道路,或指具体的过程、解决的渠道、办法等。“全评价”体系曾按照下列研究路径。
第一,厘清问题。诸如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能否合理的解释目前各种评价现象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能否提出解决方案,预测评价的方向。
第二,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精读或泛读或将二者有机结合,尽快掌握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问题。从评价的理论,如价值论、认识论、本体论、知识论入手,厘清什么是评价的本质、学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本质与特点,分析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是难点,等等。
第三,根据已掌握的一些事实,提出评价体系框架的假设,包括有几大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几个子要素(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哪些关系(主次、影响大小等),与系统外围关系,等等。
第四,对所提出的体系框架进行证明。主要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评价对象的各种数据、事件,加以论证。
第五,检验。所构建的评价体系是否具有解释力和预测力,需要同行专家、科研管理者等在具体学术评价中进行示范性检验或评价。如果该体系比现有的评价体系更能解释问题,那么该体系就是有价值的。
第六,推广应用。在学术期刊、图书、网站、学科、大学等研究机构、学者等评价上应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找出原因,及时纠正,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2.3 研究过程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已经11年,实际上其研究的过程可以追溯到40年前。
早在1981年下半年,笔者就开始研究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并曾主编若干期刊。针对当时国内对“引文”及引文分析方法过度推崇,笔者1993年就发文指出引文分析虽然具有极大的评价作用,但仍有其局限性,对其作用夸大或贬低是不恰当的[10]。1994年又发文,分析了我国没有文科“学术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文科权威检索期刊,提出创办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引文索引以及重要成果英文文摘的建议[11]。1995年在《核心期刊概论》一书曾告诫,对核心期刊不能绝对化,非核心期刊中也有好文 [12]。1996年笔者撰写《编制我国文科引文索引库的计划书》并提交相关部门,之后一直持续收集资料,研究学术评价理论。2004年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正式开始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研究。2004年至2010年期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采用前文所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分组对构建评价体系中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是对核心概念的内涵与作用进行厘清与纠偏。16年前,针对一部分学者认为引文评价法可以取代传统的同行评议法的问题,笔者与课题组就曾进行深入探讨“引文法既是定量又是定性的评价法”,提出“目前在我国,同行评议仍然是学界广泛使用的方法”[13],还认为引文(citation)与参考文献(reference)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引文是指“引语”时,它是大小同行科学对话的一种方式,属于广义的“同行评议”,但它不完全等同于有组织、有目的、有标准、有制度、有精选的同行专家进行的定性评价,可以评价影响力,但不等于质量评价,不能替代同行专家评价。”[14-15]
二是抽象概括出组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通过研究笔者提出,有组织的评价体系至少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六大要素组成。每一要素中又包含各种子要素。例如,评价主体中有小同行、大同行,学院派和实务派;科研管理者、社会大众等小同行又可以分成各个学科或各领域的小同行。评价客体包含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等,研究成果又可分成图书、著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
三是将定性、定量二元评价拓展为形式、内容和效用三大维度的评价。长期以来主要使用的定性和定量两方法评价,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强调过头经常会陷入“二元对立”的窘况。为更好反映评价对象的多元性,利用信息方法总结提炼出评价对象的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维度,可以根据评价目的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地加以选择、组合和应用。其中,形式评价一般是从评价对象的外部形态进行的评价,例如科研经费数量、发文数量、成果字数等,其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不能完全反映内容。内容评价则是同行专家对评价对象的内在情况进行考察或解读后的价值判断,相较于形式评价费时费力,但更能够把握真实情况。效用评价则指对评价对象产生的实际贡献、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结果、人们思想变化的影响等的评价,它既需要同行专家评价,更依赖于实践和历史检验,但更加费时费力,尤其在评价尚未出现明显效果的评价客体时。
四是抽象概括出“评价目的制约论”等八项推论。“评价目的”这个要素对于评价效果至关重要,制约了其他五个要素。例如,英国高校研究质量评价(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9],其评价目的是将研究成果评出等级(最高级是国际一流水平)并根据等级配置研究资源。这个评价目的决定了要选择国际一流学者为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是所有学科领域,故必须适当分类,评价方法要以同行评议为主,评价标准、指标应以成果内容和效用为主,评审专家遴选制、元评价制、回避制、申诉制等评价制度必须得到贯彻执行。而近期将开始的我国2020—2025年专业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是诊断式自我评价,这个评价目的对其他五个要素的要求不同于英国的这项评价。以此类推,笔者概括出“评价目的制约论”等八条反映评价规律的推论。
2.4 核心内容
在2004—2009年间,笔者与课题组探讨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报刊和网站上陆续发表。2010年正式发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一文[8],标志着学术“全评价”体系的诞生。该文分析了当时就存在的“质量和创新力评价弱化、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过分行政化和评审专家人情化、评价结果软化‘六化’问题”及其原因,应用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系统评价理论、层次评价理论、全信息和全知识理论,论证了建立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由“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和若干推论构成的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该文详细阐述了体系各部分的内涵,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评价的特点,主张学术评价从以形式评价为主转向以内容、效用评价为主 ,实现三个维度“全评价”的有机统一 ,形成了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框架的战略构想。
“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和“八条推论”是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六大要素是指评价目的、方法、主体、客体、标准及指标、制度。三个维度是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八条推论为评价目的制约论、同行专家主导论、评价客体分类论、评价指标关键论、评价方法适度论、计量方法与专家方法互补论、评价制度保障论、三个维度阶梯论。利用此体系,可以更好地认清国内外各类学术评价的得失,解释评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并合理预测学术评价的未来走向。
比如,针对前文提到的“六化”问题,可以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管理、学术共同体和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角度逐一提出对策方案,诸如制定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科评价实施方案,严格制度与程序制约、监督评审行为和评审结果,修改和完善各级“评审专家数据库”,选择一些学科建立国际同行评审专家数据库并将“专家信任度档案数据”纳入其中,等等[16]。
又如,应用“全评价”体系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学科评估。该评价的目的是评出学科质量等级,同时也要强调政治方向、中国特色、学科特点、服务社会和同行评价。那就决定了评价主体只能是以同行专家为主导,并提高同行评价质量。评价客体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分类,并要以定性评价法为主,定量为辅,评价标准和指标要突出中国原创性、学术性、规范性、实际贡献、思想性和时代性,评价要以学科在育人、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化等方面的效用为主,评价结果的公示、申诉、复议、评审专家的信度考察等程序与制度都应符合评价目的需要。
2.5 应用状况
“全评价”体系甫一发表,遂引起同行关注和评论。有人认为,“叶继元对评价体系的构想……特别是他提出的评价体系六要素说……值得学界重视”[17]。也有人认为,所提出的学术评价的定义“较具学理性、理论性……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组合的观点,既具创新性、学理性,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18]。邸乘光[19]认为“叶继元教授的观点:‘不同的评价目的决定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专家的选择以及评价程序的确定,它是评价的龙头,分类评价的动因,规定、制约和导引着整个评价的方向和具体做法’”。王文波等[20]借鉴叶继元提出的六部分构成的学术评价体系,初步得到系统论视角下的四维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即评价客体、评价主体、评价活动、评价结果。
《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也有转载或报道。截至2021年3月该文被全文下载数千篇次,被期刊论文、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引用数百次。仅2020年以来就被引用数十篇次,被借鉴到图书馆服务[21-22] 、期刊评价[23]、著作评价[24]等研究和实践中,充分证明了“全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近几年,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有关破“四唯”“五唯”“SCI至上”的文件,“全评价”体系正好提供了分析这些问题的学理思想和解决办法。“四唯”“五唯”“SCI至上”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片面化、绝对化和管理的简单化,而“全评价”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体系,力求全面、辩证地评价,有利于推进上述文件所倡导的评价改革方向。
2012年和2014年国外学术界、出版界和期刊界针对学术评价的问题提出过《旧金山宣言》和《莱顿宣言》,强调评价目的的重要性,反对将引文等定量数据的绝对化,这些观点均包含在“全评价”体系中,且“全评价”体系提出的时间比两个宣言早了几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为系统,逻辑性更强,解释性更大,语言更符合中国本土表达习惯,能够体现出评价方面的“中国话语”。
3.学术“全评价”体系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价值
尽管“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其评价体系的提出,但从“全评价”体系的内容看,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求是相通和吻合的,换言之,“全评价”体系实际上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早期成果或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可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3.1 “全评价”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提出已有11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概念正式提出才5年。尽管“全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尚不知道“中国特色”的正式表述,但在实际上充分展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导向性、方向性、民族性、原创性和学理性,可以说“全评价”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这一探索极有意义,已获得业界的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应用。然而,面对复杂的评价难题和评价实践,该体系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和不断完善。诸如“全评价”体系至少由六大要素组成,是否需要增加一些要素?委托方、组织方、受托方(即同行评委)如何划清责任边界?怎样协同又相互制约?如何根据评价目的制定并实施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创新质量”如何理解?创新的类型、层次如何划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如何结合,权重如何计算?评价结果如何利用,能否为评价目的相同或类似的其他评价提供参考或依据?一系列细节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又如,既包含定性和定量评价、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接质量评价的引文数据、转载数据、稿件评审录用比例、基金论文稿件评审录用比例、高质量期刊上的高质量论文数据,即凡是经过同行评审过,且证明是合理的评价数据,在一定的评价目的或需要情况下,是否既可以作为“形式评价”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内容评价”或“效用评价”的一部分间接指标或替代指标?再如,尽管“全评价”体系考虑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评价的特点,但与理想图景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相比,在评价标准及指标等方面如何更多地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等,都需要深入研讨,并达成相对共识,推出 “全评价”体系2.0版,即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3.2 学术“全评价”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了概念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抽象概括法、信息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遵循合适的研究路径,其研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应用和反响,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以此经验为参照,可以加快构建的步伐,同时,可以普及“全评价”的知识。近20多年来,为什么“四唯”“五唯”屡禁不止,反而越演越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科研管理者、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缺乏学术评价的相关知识,对于复杂的学术评价问题采取简单化的做法。由于对国内外层出不穷的各种大学排名榜缺乏清醒的认识,即使一些大学管理者明知其弊端,但迫于学生及其家长、就业单位对排名榜的盲目认同,也只好违心围着排名榜转。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向掌握大量资源的评价组织者、专业人员、社会大众普及学术“全评价”体系的知识。近10余年的评价实践证明,学术“全评价”体系对评价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相关知识普及后,认识将提高,将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奠定思想基础。
3.3 大力推广应用“全评价”体系助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各科研机构、大学等正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反“四唯”“五唯”“SCI至上”的精神,修改本单位的各项有关职称、绩效、奖励等评价条例、办法等。但有不少单位或学人感叹,破旧的评价体系易,建新的评价体系难,渴望、呼唤新的评价体系早日出现。实际上,学术“全评价”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因为它是与“四唯”“五唯”“SCI至上”旧的评价体系的片面化、简单化、绝对化完全不同的一个评价体系,它强调从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全要素进行评价,强调内容评价、效用评价的重要性,这与中央文件要求的 “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的主旨高度吻合,也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提出的论文质量“复合评价理念”[23]、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提出的“融合评价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果说在中央文件中,已提出了新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那么“全评价”体系则从学理上、技术上给出了新评价体系的框架和具体评价要求与方案。因此,可以将推广应用学术“全评价”体系与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广应用中,发现新问题并研究解决,以便新的评价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早日建立,并不断完善。
4.结语
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1年前按照新的理论、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构建的学术“全评价”体系,经过学界和业界的评论、引用和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在研究方法和路径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亟待与其他相关评价成果和实践一起进一步推广应用、检验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