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智能与赋能:中国外语教育数字化展望》一书第一章的节选之四。作者应邀参与该书编写,负责政策篇文稿撰写。该书已于2022年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教育新基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2020年,“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内容: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1]。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被多次写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决议、规划和文件,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新基建的提出不仅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教育新基建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202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的重大机遇,谋划和提出“十四五”教育新基建体系构建的思路举措。教育新基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基座”,促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成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支撑体系。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六大重点方向,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3]。
(三)教育新基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除了重构教学过程进而引起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学校开展课程和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还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4]。
推动智能学习资源聚合服务新生态的构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推动数字学习资源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学习者构建更具真实性、更强体验性的学习环境[5]。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6]。
推动教育智力资源服务新生态的构建。教育新基建将有力支撑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的智力资源普惠共享;教育新基建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汇聚企业、社会智力资源,助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资源”服务。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将在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6]。
助力泛在学习与终身学习新生态的构建。夯实教育新基建,将有力保障“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7];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经起步、奠基、快速发展和大力推进阶段,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在网络基础设施、基础环境建设、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筑基铺路。(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为《智能与赋能:中国外语教育数字化展望》一书第一章的节选之四。作者应邀参与该书编写,负责政策篇文稿撰写。该书已于2022年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EB/OL].(2020-04-20)[2022-06-15].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004/t20200420_1226031.html?code=&state=123
[2]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0-10-29)[2022-06-15].https://www.12371.cn/2020/10/29/ARTI1603964233795881.shtml.
[3]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 (2021-07-01)[2022-06-1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22/content_5626544.htm.
[4]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J].现代特殊教育,2008(1):41.
[5]何曼.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必然要求[J].在线学习,2021(9):35-37.
[6]黄桂晶,黄荣怀,张进宝,等.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大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13-17.
[7]杨宗凯.用好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N].中国教育报,2021-08-09(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20453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